拿到了红头文件,又接收了原机车铸件厂的全部钥匙和资产清单,昌龙公司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筹建、生产工作。10月6日,在株洲县召开的“一节三会”活动的投资项目发布会上,作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昌龙公司与县里又签了一次合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昌龙公司陆续投入资金194万元,对原有工厂厂房、设备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11月公司投入了试生产。雄心勃勃的公司管理层预计,2003年将完成铸件1198吨,产值866.5万元,税收88万元。
 让昌龙公司不解的是,株洲县一边给企业以红头文件的承诺,一边却又回避履行合同。昌龙公司在10月15日、17日、21日、27日连续以电话或书面形式跟国资中心联系资产交接事项,要求对方提供银行付款账号,以便支付合同约定的第一笔款项100万元,可对方均未作明确答复。期间一位县领导对企业坦白相告:政府不敢收这笔钱。2003年1月,昌龙公司再次发出书面付款通知,仍然是石沉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