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left:857px !important;margin-left:730px;">
我年轻时候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热血沸腾于全部阅读过程。对于我们,保尔是一个偶像,他的一些语录会被几代人抄录在本子上作为励志警句。逝者如是夫,以往的偶像远去了,互联网在招呼新的偶像。
刘顶成,1983年生人,是我们都羡慕的80代人。80代人所以会成为一个专用符号,是因为互联网。80代人是能够赶上互联网时代列车的最先的一代人,在我的印象里,他们学会上网好像是天生的一样。但也不全然。对于农村孩子刘顶成来说,他需要用保尔的精神学会电脑,再学会当网商。
于是,我写刘顶成的故事,就用了《土豆是怎么变成网商的?》的这样一个标题。对用电脑做生意至今还没有信心的人来说,刘顶成会成为你的偶像,你只要象他那样努力,甚至用他的方法,你也会成为网商。
刘顶成还不是一个成功网商。我这里记录的是他在转型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以及在这样的细微变化中呈现出的不屈的顽强。
土豆来自于神龙架脚下
写刘顶成的故事并不难,他常常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
“我出生在偏僻的农村,面对那高高的山,走着那弯弯曲曲的路,多么渴望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和那长长的火车。时间过得很快,初中毕业后跟着朋友踏上了向往很久的火车,路上也看到了那无边的大海,这就是梦想吗?出门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并且需要吃饭,一颗幼稚的心已经明白自己需要靠劳动去赚钱。因此我一路上想的更多的是:我去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我能不能找到工作?会不会没饭吃?……”
我问小刘,你的家乡在哪里?他用贸易通回复我:“我是湖北房县人,神龙架脚下。不知道伟雅老师知道神龙架吗?那里到现在也没有火车,到处是山.山上的树木都很大,离公路有10几里,90年代才用上电。”
哦,一个农村孩子,来自大山下面的小土豆。
闯荡温州当打工仔
我问小刘,你是哪年走出大山的?到的第一个城市是哪里?小刘告诉说,“我是2001年来温州的,说到出来也很好笑,那个时候我们那里出来打工的人还很少,很多人说外面会杀人的,我的爸爸是个老实人,出来那天他流过眼泪,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在外面要小心。那个时候出来是为了赚点钱,没想过很多。”
小刘这样叙述他到温州的第一年:“来到温州,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眼镜厂上班,每天12个小时,忙了还要加班,吃饭都还要急急忙忙的吃,洗衣服都要在12点以后。一年四季我都要穿着雨鞋,闻着那恶心的气味,把铜材料放在硫酸里清洗干净。很累不说,而且很危险,对身体有害。我坚持做完了一年,真的讨厌那样的工作。”
第二年小刘换了工作,在一家外贸公司的仓库当搬运工,一天8个小时要搬很多的货。这家公司有10几个人,除了小刘其他的都是业务员。小刘那个时候还不懂什么叫业务,只知道这些业务员可以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可以在上班时间外出,只有自己每天呆在地下室,休息时候翻看他们看过的报纸,很羡慕他们的自由。
如果不遭遇电脑,小刘会象成千上万的打工仔一样生活。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做贸易的路。我在外贸公司上班,不过是一个搬运工,看到做贸易的同事们不干什么事情,就在电脑上啪啦啪啦敲几下,就能做几千上万的生意,多羡慕啊。原来我的理想是吃饱饭,现在我的理想是就网络贸易。为了这个理想,我学啊,想啊,努力啊,经验有点了,客户也有了,现在的理想又有了一些变化:是一直就这样工作?还是赚到钱自己办厂?还是去巴黎卖中国的老婆饼?”
哈哈,网络让一个农村来的孩子有了理想。
触电上网走出人生新的一步
触电上网,对小刘来讲,首先是从人的反差中得到了动力。小刘看到自己的同事每天对着电脑打打字,一个月就能拿到自己几倍和10几倍的工资,让自己羡慕不已。后来有个同事和小刘讲,你也去学学电脑学学业务。小刘就到一家电脑培训班上课了,每天晚上下班去学习2个小时。
对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学会电脑比城里孩子需要更大的毅力。小刘说,“可能我这人没有城市孩子那种依赖性,工作中我总比别人多做事情,那个时候我想做组长,做了组长就想做管理,就是这样的心理,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吧,2年多就当上了主管。后来公司开了外贸部,我被调到外贸部当品检,就这样开始学的电脑。我没有事的时候看看那些业务员工作,后来他们教我打定单,做图片,没事帮他拍产品图片,其实电脑到现在学的也就一般。”
学会了电脑后小刘向老板要求去做业务,老板同意了,条件是如果接不到单就只能拿到生活费,虽然这样小刘依然很开心。.
2003年,小刘开始当业务员,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进入阿里巴巴。那个时候小刘的企业还不是会员,只是一个普通用户。小刘的方法是将公司许多产品放在网上卖,但是很久没有生意,也没有人问津。整整3个月过去了,小刘没有收到一封生意上的电子邮件,收到的全部是发票代理之类的垃圾邮件,越看自己越生气,但是他依然故我。
终于做成首单网上生意
象女人分娩,网商对自己的第一单网上生意都有清晰的记忆。小刘这样描述:
“3个月后,有一天,我终于收到一封客户讯盘邮件,问产品价格、质量,就这样我开始了和客户的业务联系。开始我们都是用邮件来沟通,在邮件里我留下了联系电话,客户也了解了我们的产品。正当我感觉客户要给我下单的时候,却总不见客户的回复,一直好几天。我急得经常无事也打开邮箱,希望看见对方的邮件。终于有一天我的电话响了,客户说他从上海已经来到温州,想来我们公司看一下。接完他的电话,我马上去机场把客人接到公司,客人看到我们的产品后,很满意地与我签下了一笔4万元的定单。虽然不是很大的定单,可我当时真的是开心极了。”
回忆第一笔的生意,给小刘带来许多感慨。他介绍,从第一次的业务开始,增加了自己对网络的信心,真正意识到阿里巴巴是一个网络交易平台。后来自己用很多时间了解阿里的操作和淘宝网的操作,客人慢慢地多了起来,从1个变成5个,9个,.12个……,发展到去年已经有50几个,其中有12个已经是固定的客户。
·内衣美人宋嘉宝 穿着bra做生意(1)(图)(74569次)
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的报酬,已委托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代为转付。请相关作者直接与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联系,联系电话为:010-68003887
margin-left:857px !important;margin-left:730px;">
小刘到一家新的公司上班,这家公司是生产拉链的,这对小刘是一个新的挑战。让我们来看看小刘是怎么迎接这个挑战的。
小刘说,“第一天,我了解了产品和生产工序,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到了第二天一上班,我打开电脑,看到上面求购拉链的人还很多呢。我开始了我习惯性的交流方式,很客气地对每一个求购产品的客人说:你好,或者您好,用和他们交朋友的方式开始沟通。对方不问我有什么事,我从不说要他买我的拉链。就算客人问了我,我也不急着回答他们。我的客人都感觉我这人很亲切,就这样我同时和5个客户聊天,说的话也差不多相同,有的时候来不及了就复制。和客人聊无非是知道他们做什么生意,遇到什么困难,我尽量找一些话题给他们。到了中午我会提醒对方:经理,.别忘记了你吃饭呢。”.
“下午再上班,我开始了我的目标:该推销自己了。我把我的产品向每一个客人说说,呵呵,有个客人正好需要,要我发清晰一点的图片给他确认一下。重新给他图片后,他问起了价格。因为刚来,就让一位老业务员告诉对方。最后客人提出价格再降低一点,下了17890元的单子。”
“我还在等待另外一个客户的消息,但是对方一直不在线。突然看见他上线了,可我要下班了。我决定晚一点下班,和他打起了招呼,直接问他你需要的拉链我们有做,能不能把定单给我呢,我一定给你把握好生产质量。客人说等一下,我看一下你们网站上的产品是不是和我要的一样。过了一会,客人说正是他要的型号,就订了12000元单子。哈哈,我晚一点下班就又接到一个单子。”
小刘利用自己创造的工作方法,在新单位第二天时接了2个订单。
在23天里做成7个单子
到新单位第23天时,小刘记录了这一天自己的感受:
“今天是我上班的23天了,我每天早上7.30到晚上7.30,除了吃饭和去wc,其他的时间全部面对电脑,找客户资料,打电话,和网上的客人聊天,有的时候可以忘记吃饭,经常是做饭的师傅来叫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网虫,每天早上我打开贸易通发布信息,然后就是对贸易通上在线的朋友问声好,开始了我一天的工作。我每天最少要到100多个商业网站上去转一圈,要寄出10几本样板,发50封e-mail。我来了23天寄出的样板比公司以前3个月还要多,费用是增加了不少,开始几天老板还有点怀疑我的业务能力,可我就不那么想了,我不喜欢看老板的脸色做事,只要客人要我就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我的风格,我认为付出才有收获。如果一个公司连样板都不寄,怎么能让别人知道你的产品呢?”
“最近这10来天自己越发忙了,已经几天没跑那些商业网站了,很多客人都找上门,一些做不成的生意是因为我们没有生产。网络生意主要是第一次难做,我谈生意不会把利益放在前面,有一个客人要质量好的a货产品,但给我的价格我一算只能是我们的b货,但是我也一样接下了定单。我用a货发给他,宁可不要这次的业务提成。我的目的是让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质量,第二次再加价格就会无话可说。这样的销售方式绝对有效。23天里我已经做了7个客户。3个客户的定单已经发货,其他的还在生产。”
小刘成为网商的时间不算长,并且也只是一个业务员级别的网商,但是小刘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学习。他告诉我,“我现在是一个专业的网络销售员,每天面对电脑寻找自己的客人。我喜欢网商工作,更羡慕那些成功的网商。.顾静、陈记强、孙颖、韩洪英等十大网商,.他们是我心中的偶像,看到他们的销售奇迹,足可以让我发呆半个小时。”
小刘一边学习也一边创新,他组建的拉链团队就很有特点。
有一天,小刘总结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大公司在采购拉链的时候,会同时需要许多品种。但是一个工厂往往只能够生产其中的一部分。他想,为什么不组建一个拉链团队呢,将同行业企业的业务员组织起来,利用大家对市场的了解,互相提供有无,来满足市场需求呢?
于是小刘在网上发贴,请有如下条件的业务员参加:1,.一定要和拉链有关,而且是工厂业务员;2,每天贸易通在线时间6小时以上;3,很了解工厂产品的价格,可以随时报价;4,.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教大家利用网络;5,会把自己的博客建得很漂亮清晰。小刘每天都和团队的朋友们沟通。
我感觉新鲜,马上链接小刘,问这件事情的进展。小刘说,“其实有很多生意是因为网络上彼此的不信任才做不成的。我想和我做不同拉链产品的厂家联合起来,遇到不同需要的客人,就都能做了。”我问,有人参加吗?小刘说,“只有几个,很多人认为同行是冤家,但我想我会改变他们。”
在我采访的几乎所有的优秀网商中,成功都是和业绩连在一起。但是刘顶成是个例外,他还不过是一个成长型的,但是在他的平凡的点点滴滴的叙述中,你可以看见他立志成为网商的执着,顽强,信念,拼搏,并且在一步一个脚印中加深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并且,他开始按照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造就自己的电子商务方式,很实用,很受欢迎,特别是土豆网商的欢迎。
我在初稿完成以后发给小刘,请他过目。小刘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伟雅老师,你得文章让我想起了很多的回忆,酸甜苦辣,其实感觉自己也真的好不容易的。现在对我来说,网络销售就是我的追求,我愿意接受挑战,我要用互联网找到更多的客人。
看着小刘在贸易通里一个字一个字跳出来的决心,我也变得凝重起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在很艰难地挺进。许多人仍然怀疑,许多人过于乐观。我要说的话是,中国商人要懂得转型,虽然困难也还是要“转”,要有点“土豆”精神。因为,如果狼来了,你不能和狼共舞,你就会被狼吃掉。
来源:网商故事论坛 网友:上海伟雅
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的报酬,已委托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代为转付。请相关作者直接与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联系,联系电话为:010-68003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