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烟台一网站的聊天室里游荡着一个名叫于凯的男人,他在网上忽悠到漂亮有钱的女士后,就将她们带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骗钱骗色,屡屡得逞。
一位深受其害的女士不小心得到了于凯的一张手机卡,她根据上面的电话号码跟踪查询,竟然发现他骗了好多女网友。
于凯手机卡里的电话本,显示的是爸爸、妈妈、哥哥等家庭成员的称呼。打给“爸爸”,是个女的;打给“妈妈”,是个女的;再打“哥哥”、“姨父”什么的,都是女的。这些号码都是于凯忽悠的美眉,他根据对方的经济状况排了辈份,最有钱的是“爸爸”……
于凯身高1.75米左右,面色微黑,小眼睛单眼皮,言谈老练,举止沉稳。已婚,儿子5岁。莱州市三元镇人,1977年出生。他经常假冒青岛人,常用名张军。
于凯和朋友结伴从农村到莱州城里混时,不到20岁。城里的朋友嫌他太鬼太自私,经常排挤他,他无奈只身跑到烟台。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好到一家宾馆当服务生。
下了班没有事做,于凯就往网吧里跑,经常上通宵。他怕别人瞧不起,就借鉴“笑傲江湖”起了个网名叫“笑熬糨糊”,以某单位采购员的身份和一名较“飘在风中的玫瑰”的女网友聊起来。人家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就说:“我的单位是很风光的,留点悬念,等见了面再告诉你。”“飘在风中的玫瑰”觉得“笑傲糨糊”既矜持又有内涵,就答应跟他见面。
听说要见面,于凯是又喜又愁,喜的是约到了美眉,愁的是兜里没钱,第一次见面肯定不能让美眉买单。他想跟同事借200元钱,被一口回绝。没办法,他准备随机应变,就硬着头皮赶到北马路一家餐馆,和“飘在风中的玫瑰”共进晚宴。
“飘在风中的玫瑰”是搞化妆品营销的,虽然年龄比于凯小,但见多识广。于凯怕她小看了自己,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侃了起来。眉飞色舞间,小姐来问点什么菜。于凯装作摸口袋:“糟糕,我的钱包哪去了?”让于凯始料不及的是,“飘在风中的玫瑰”一听这话非但没有吃惊和同情,反而冷冷一笑:“你快回去看看吧,搞不好是掉在宿舍了,别让人拿去。我还有点事,对不起,先走了!”
“飘在风中的玫瑰”从眼前飘走,于凯很是尴尬。看看其他食客一个个穿着得体、谈吐文雅,他才发现自己的寒酸。一种自卑感袭上心头,他发誓再也不去招惹搞营销的美眉了,他认为搞营销的太精明。
第一次出师不利,于凯感到江湖不是可以随便“笑傲”的,“笑熬糨糊”的网名再也没用。
“用心读你”套住有钱女孩
“飘在风中的玫瑰”给了于凯很深刻的教训,他把这些当作一种难得的财富。他认识到一个穿着寒酸、言谈举止没有风度的男人无法赢得女孩子的芳心。原本讨厌学习的于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走姿、坐态到说话口吻、待人接物,他都开始学习,追求标准化,务求彬彬有礼。
半年后,于凯整个人焕然一新,他的魅力指数直线上升。他用网名“用心读你”,在网上顺利拿下“西瓜好吃不在皮上”。
“西瓜好吃不在皮上”叫陈小莉,青岛市黄岛人,家里开了一家皮件加工厂,条件很好。陈小莉的父母不想让她出去闯荡,她却偏偏想出来闯,来到莱山区一家大酒店当服务员。在网上,涉世未深的陈小莉很快掉入了于凯的陷阱———他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
于凯改变形象后,同事们也逐渐信任他了。他骗取了同事们2000多元钱后跑到另一个单位,很快靠着良好的“形象”和“西瓜好吃不在皮上”同居了。
一天早上,于凯刚睁开眼就推醒了熟睡的小莉:“我刚才做了个梦,你爸爸追着打我,我领着你跑,被他老人家一棍子敲在腿上。你是不是该回家看看你爸妈了?”
说起爸爸妈妈,小莉感到十分歉疚,想想也该回家看看了。于是,她拿钱给于凯从上到下换上了名牌,领着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父母身边。小莉的父母虽然见了于凯直皱眉,但因为怕女儿跟他私奔,也没敢反对。小莉说他们两人要在烟台销售皮衣,父母看于凯能说会道,像个做生意的料,就答应了。
于凯空手套白狼,不仅得到了小莉,还不花一分钱干上了皮衣买卖,手里的钱也越攒越多。
“看尘埃飞舞”偷喝“百事不乐”
陈小莉以为于凯整天为业务忙得焦头烂额,其实不然。在卖皮衣的同时,于凯仍然经常光顾网吧,不过,他已经不是“用心读你”了,摇身变为“看尘埃飞舞”,并抓住了美眉“百事不乐”。“百事不乐”何以“不乐”?在交流中,于凯了解到她已经26岁了,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意中人而苦闷。
于凯对“百事不乐”说自己叫张军,家在青岛市黄岛,家里开了家皮革加工厂。他不想吃父亲的老本,要出来创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就在烟台来销售皮衣。他不想在青岛找对象,因为很多人都是贪图他的家产,他想在外地、在不知道他家庭背景的地方找,这样才能保证找到的女朋友是爱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家产。
“百事不乐”遇到这样一个小伙子自然不肯错过。两人见面后,于凯一看她长得很漂亮,眼前一亮。不久,他就领着她去各个皮衣店联系业务,“百事不乐”对他深信不疑。
有一天,于凯花10元钱买了挂“白金”项链送给“百事不乐”,不识货的“百事不乐”十分感动。此时的于凯已经很老练了,他很轻易把“百事不乐”接到自己在烟台的“办事处”居住。
这一切小莉都不知道。于凯不敢抛弃小莉,那是他的摇钱树,怎样才能不让小莉察觉呢?于凯把要回来的10多万元货款交给小莉,让她给她父亲汇过去。小莉本来怀疑于凯最近魂不守舍,见了10多万元货款就放下了心。于凯趁机告诉小莉,有朋友约他去俄罗斯,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小莉考虑到他一直很辛苦,现在外面欠款不多,就答应让他出去散散心,顺便考察一下俄罗斯的皮衣市场。
于凯脱了身,就和“百事不乐”度起了“蜜月”。“百事不乐”见于凯对自己这样上心,就想早点跟他结婚。她说:“现在我们连洗衣机、冰箱都没有,你先拿点钱置办这些小件吧。”于凯说好,但刚把结算的货款给了小莉,哪里还有钱?
于凯去网吧到聊天室里忽悠了一天。晚上回去,“百事不乐”问他要钱。一听没有,“百事不乐”放声大哭,于凯突然吼道:“你不就是喜欢钱吗?先给你这10来万!”说着掏出一张银行存折摔给了“百事不乐”。“百事不乐”接过存折掖在枕头底下,马上给于凯倒水洗了脚,让他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上醒来,“百事不乐”发现存折不见了,跳下床就翻于凯的衣兜。她刚找到存折,在卫生间洗脸的于凯发疯一般过来抢。“百事不乐”拼命握着不给,于凯一摔门走了。“百事不乐”乐滋滋地打开一看,上面只有八毛六分钱。她这才知道被骗了。她马上找人把于凯打了一顿,才算出了气。
“等待一种心情”等到“我用微笑暖透你”
于凯被“百事不乐”修理后,莱州老家住了一天一宿,随后返回小莉身边。他对小莉说:“这次出门真倒霉,在饭店吃饭被人暗算了,还把银行卡和身上的钱抢走了。”小莉看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就相信了他。
于凯回老家后才知道,因为自己一年四季不回家,老婆把儿子扔给他爷爷奶奶,到外面打工去了。这让于凯很郁闷,也就更加频繁地上网。陈小莉发现他上网聊天很不高兴。她提醒于凯说:“咱们当初可是有约在先,今后谁也不准再上网聊天,你又上网干什么?是不是被哪个美眉套住了?”于凯听了直摇头,但心里却吓得直打鼓,怕小莉踹了他———因为他又用“等待一种心情”的名字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红颜知己“我用微笑暖透你”。
“我用微笑暖透你”在旅行社工作,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人长得高挑苗条。见了一面,于凯就对她梦绕魂牵了。“我用微笑暖透你”看他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抽着高级香烟,来回坐出租车,吃喝去饭店,谈吐稳重成熟,也顿生爱意。于凯仍旧说自己是青岛市黄岛人,家里有皮革加工厂,自己在烟台专门销售皮衣。他经常带着“我用微笑暖透你”到各个有业务往来的皮衣店去转,让她见识了自己的身份和本领,两人便很快同居了。
自从发现于凯还上网聊天,陈小莉就格外注意他的行踪。
一天早晨,小莉给于凯洗衣服时,从他兜里发现了一张婴儿照片,背面还用铅笔
写着生日,顿生疑窦。她问于凯小孩是谁家的,于凯不慌不忙地说是他姐姐的。接着,他说这几天想回家看看。小莉一想,自己还没有去过他家,也该去认识一下未来的公公婆婆了,顺便去看看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他姐姐的,就说她也跟着去。于凯一听,把小莉拥进怀里:“难得你心里还有我父母,可是这次你不能去,家里一点准备也没有,委屈了你们陈家大公主,我可担待不起。”
于凯越是阻拦小莉越是要去。两人正僵持着,于凯的手机响了,他扫了一眼号码,是“我用微笑暖透你”的,立即摁了挂断。小莉拿过手机把电话打了回去,电话里传来哀怨声:“亲爱的,你什么时候回烟台啊?你怎么舍得把我一个人扔在‘办事处’?你怎么不说话……”
小莉听了,厉声说:“于凯,你这个白眼狼,在外面偷养二奶了?”于凯一下跪到她面前:“我对不起你,亲爱的。”小莉擦干眼泪开始打电话,告诉各个皮衣销售点以后货款只能付给她一个人。随后,她根据于凯的身份证地址和于凯父亲的姓名,打114查到了他们家的电话号码,一个电话打过去,她清楚了于凯的真实面目:于凯被扫地出门。
“一条冻僵的龙”吃上“纳米是什么米”
于凯回到“办事处”,深悔自己没有多弄小莉一点钱。
晚上,“我用微笑暖透你”来了,进门就问:“上午你打电话怎么不说话呀?”于凯长叹一口气:“我都快气死了,哪有心思和你说话。我爸说了,从现在开始给我断血。我要继续经销他的皮衣,必须像经销商那样现款现货,我现在哪有钱进货?”
第二天早上,于凯说他要找地方打工。“我用微笑暖透你”开始并不相信,过了几天,看他到开发区一家练歌房干上了服务生,就怀疑他不是富家子弟,再也不接他的电话了。
在练歌房干了一个周,于凯找到老板郎文武说,想请半个月的假回家结婚,能不能先支一个月的工资。郎老板好心支给他1000元钱,他拿到钱就再也没有了踪影。
这1000元钱可被于凯派上了大用场:他用“一条冻僵的龙”的网名忽悠到了福建泉州的美眉“纳米是什么米”,她的父母是开工厂的,家庭条件很好。
于凯认为南方女孩喜欢高大威猛的北方男人,就对“纳米是什么米”说自己是一所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学的是武术专业,女朋友原籍聊城,跟他是校友,他们毕业后在烟台开办了一个武术培训班,前年,女朋友酒后驾车撞在路边树上受伤,在医院抢救治疗了近两年,最后还是去世了,为抢救女朋友,他把所有的积蓄和家产都搭进去了,培训班停办了,还欠了许多债,现在是饥寒交迫、一文不名,要靠打工度日。于凯说自己特别重感情,有一天晚上梦到女朋友说饿得慌,第二天就坐车去了聊城,雇了一辆三轮车买了一车馒头送到她坟上。又说,女朋友梦中告诉他没有酒喝,他又去聊城买了十捆啤酒浇在她坟前……
“纳米是什么米”被这个讲义气重感情的“山东大汉”感动得直掉眼泪,她决定到烟台来探望他,这让于凯高兴得心花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