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举办的预防禽流感,诚信生产、科学消费研讨会2月26日召开,以下是会议嘉宾发言实录:主持人(李军):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举办的预防禽流感,诚信生产、科学消费研讨会现在开始。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可以说开这次会有利于三方面的需要。
第一,关于禽流感的话题,就是针对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我们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这样是一个需要。禽流感最近在我们国家部分地区出现以后,从党和国家采取了大量的措施进行防治和控制,并且在现在看,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第一个高致病性的广西龙安县叮当镇,已经在这个月的22号解除了疫情封锁,昨天我们通过晚间的新闻看到,广东还有四个地方也解除了疫情封锁。事实上,我们国家在防治、控制sars疫情有了成功的经验,应该说对禽流感疫情的防治和控制,无论是从国家、政府还是从老百姓都是有信心的,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消费市场没有出现大的恐慌。但是,也有负面影响,鸡类的产品在我们国家分布比较广泛,这次禽流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区也是多个地方,点状分布,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疑虑,影响的我们的科学消费。比如说现在我们的蛋禽类消费下滑的很厉害,比如说快餐店用其他的东西代替鸡的食品,都反映了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最近从政府、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政府官员要向公众演示,吃经过合格加工的鸡类制品是安全的,媒体也请专家来解释,讲这方面的事情。
作为消费者协会,消费者组织,也有义务来请我们的专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帮助消费者树立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一、严格的防治禽流感;二,科学的食用鸡类产品。这个工作是我们的一个考虑,在去年sars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做了这样类似的工作,也就是说在社会上有一些误认,就是说北京的食品,特别是家庭的一些包装类的食品,也受到了sars病毒的污染,政府做的检测,公布了数据,说明了污染情况不存在。进入家庭的一些非包装的食品是不是这种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委托国家的转基金检测机构做了这份工作,也向公众、向消费者说明了在北京非包装的那些食品也没有sars病毒的污染。我说这次会像我们去年向公众做的工作目的是一样的。这是第一个需要。
第二,从我们自身说的,这个活动和消费者有关系,就是落实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年主题”的一个需要。在这里借这个机会说一下中国消费者协会搞“年主题”的一些设想。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的消费者协会联合行动,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研究研讨活动,开始组织一些活动。从现在看,对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的资源的有效的集中利用,发挥了作用。有的“年主题”在社会影响比较大,有的淡一点。比如说2000年的“明明白白消费”,到现在还作为市场交易行为,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在用。今年的“年主题”确定为诚信维权,这个年主题的确定,也是我们向社会广泛的征集,请专家讨论确定下来的。之所以定这样的题目,是由于众多的考虑,其中有一个考虑,就是我们国家的目前的消费市场问题比较多,每年都在谈一些事情。他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诚实信用的缺失,这个问题看来不是一个很实的问题,但是,它带来了很实的、很多的消费方面的纠纷、争议。我们国家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一个最基本的交易规则,就是经营者和消费者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诚实信用,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所以,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经营者和消费者在消费市场利益有着共同的一面,这是同一的。为了保证同一的利益的实现,就必须坚持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诚实信用。如果离开了这个行为准则,那么,就是目前大量产生的消费争议和消费纠纷,这样的争议和纠纷,每一年,最近五年,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统计上来的数字大约是70万件。
这样,我们设计了今年的“年主题”,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为诚信,我们是想、希望我们的经营者能够遵循诚实信用这样一个原则,把它作为道德的一个基本准则,再有就是一个行为的基本准则,这样,就可以减少、规避一些义务和欺诈行为。从维权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消费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颁布的十年、今天能够继续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直接的目的是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但是,它整合起来是对市场上不诚信的、违反诚信的基本准则交易行为的一个抵制,这样有助于市场的诚信机制的建立。这是说我们今年的“年主题”的一个情况。
由这想到,今年我们围绕“诚实信用”的“年主题”,根据目前社会上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问题和方方面面,包括我们行业组织反映的问题,我们把四个主要问题,又在每一个季度和各地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一些活动。第一个季度就是食品;第二个季度是商品住房;第三个季度是旅游;第四个季度是药品。
我们提出这些也是根据社会调查确定的。在去年我们对目前消费者消费的法律环境做了一个全国的大面积的调查,反映最突出的三个主要的问题难解决就是食品、药品和商品住房,所以,我们根据这些情况和日常掌握的情况确定在每个季度还有一个主题来重点的开展一些活动。食品的关注度是很高的,所以,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们搞了食品的“年主题”。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觉得今年应该考虑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像今天这样会议的形式,请我们的行业组织的专家、领导,请我们行业里的一些有影响的、有实力的这些企业来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这个考虑是把以前发现的问题,通过媒体来揭露,变成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沟通、推动或者能够解决一些过去发现的问题。所以,今天的会议由我们调味品工业协会的卫会长、还有烹饪协会边疆副秘书长和太太乐公司的专家。所以,这次活动的设计,也是我们今年考虑“年主题”活动的一个系列活动的安排,这是第二个需要,这个需要可能说的我们自己多一些。
第三,就是消费指导的需要。消费者协会有一个职能,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指导消费者如何选择正确消费,在这方面从目前发现的食品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分成两类,应该是不同性质的问题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一类就是现在我们通过媒体,特别是最近我们的电视媒体所揭露的大量的制假掺杂有毒有害物质,坑害消费者、牟取暴利这样的情况。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去年五一之后开播,现在有了一些影响,揭露这些问题比较多,病死猪肉的加工、回收变质的熟肉食品,再加工等等,粉丝掉白块,再有用自来水加色素、香精做成假的汽水向小孩出售等等。这些东西,我觉得现在是触目惊心,消费者和我们社会各方面,包括我们的守法经营的诚信经营者深恶痛绝,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是要考虑另外的别的方面的手段。
我本人也参与一些节目的谈话,我总觉得讲这种话除了表示义愤,要求政府彻底取缔,新的话题很难谈及。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地方政府的保护,形成一个集约化生产,而且形成了区域的批发市场,本地不吃往外地销售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方面加大政府的正确的行政行为,再有就是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可能是一个很主要的方面。在这方面,有的专家提出的意见虽然尖锐,但是可能很对。在出现这个问题以后,不少人讲到说地方保护主义,有的经济学专家讲,讲这个保护主义不对,说的是轻描淡写,实际上在这些制假售假,搞有毒有害物质的地方,地方政府是制假售假牟取暴利的合伙人,因为财政靠他们,他们的收入养着政府也靠他们,所以,这里有着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要解决的难度更大一些,有反映了我们现在市场规划程度很低,初级阶段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今天会议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最近几年以来,我们国家的消费结构升级了,过去的不是大众消费的食品进入了消费者的家庭。过去的话是“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一些没有发现的出来了,今天我们涉及到鸡精的生产的标准问题,现在进入了家庭消费的商品服务,标准问题是一个困扰消费者,也是困扰我们经营者,还有我们产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前几年由于我们室内装修,没有对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没有做标准性的规定,许多的消费者无法主张自己的权利。但是,经过政府的努力在这几年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再比如我们食品的安全的问题,不少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食用的保质期里面,有一个问题,有生产日期,有保质的期限,那么生产的日期是不是准确的。有的时候没有一个界定,就造成了有一些食品生产的时间放置了很长时间,但是打成了其他的生产日期,这个争议还是存在,所以,标准的问题是一个准绳,也是一个禁止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家庭消费不是很突出,大家对消费的安全,健康问题可能重视的还不像现在变得突出出来。
由此说到我们的鸡精,国际范围看,用鸡精替代味精作为家庭的调味品是一个趋势,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鸡精调味品的生产也是这几年逐年上升的趋势,消费者也是欢迎的。但是由于鸡精的生产标准方面,没有国家的标准,行业标准也暂时空缺,所以,就造成了鸡精生产消费方面的一些困惑。去年广东省消委会对26个品种的鸡精,他们提出了这个项目搞了比较实验,提出了检测意见,这里就反映了一个问题,都是标注鸡精,但是里面关于必须的含量的差异很大,有的没有鸡的成份,在这种情况下让消费者的消费出现了困难,广东省的标准发布以后,给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大家知道了哪一个品牌有关的物质的含量,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过一会儿曾志中主任会介绍,去年他在消费者指导部做主任,今年调到了投诉部。同时他们提出了几个建议,包括对行业、企业生产标准的制定问题提出了一个呼吁,希望能够有一个标准尽早出台解决目前的问题。
去年浙江省消协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非常高兴在今天我们有一个机会来研究,告诉社会这些问题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走到哪一步,大家的消费还有哪些更好的保障。
我想通过今天的会议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也就是说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了解鸡精调味品进入家庭消费以后会给自己带来哪些益处,它和味精的差异。再有就是我们的企业能够生产出合格的、符合一定标准的这样的鸡精调味品,使消费者能够做到放心消费。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最后说,我们共赢的局面,在鸡精调味品生产和消费方面,一个是诚信的生产,一个是科学的消费。再有,在这里面,我们再一次强调这个市场的同一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就是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就是说共同保护诚实信用的,能够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一个消费环境,消费市场秩序。如果我们的会议能够通过沟通、交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说对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主持人:下面请中国调味品工业协会卫祥云会长发言。
卫祥云: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举办的预防禽流感,诚信消费这样的活动,科学消费鸡精的活动邀请我来参加,感到很荣幸。因为这个题目比较大,因为预防禽流感和消费的题目比较大,作为我们中国调味品协会,我只讲其中的一个方面,关于鸡精生产的标准和市场的有关问题,简单的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和目前的情况。
我也是消费者协会的理事,参加过很多次活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年来的主题就是给消费者维权,其中食品是很重要的方面。很高兴,过去大家知道,调味品是不被人们重视的小产品,走街串巷,没有规模化生产,这是中国的特点,中国的酱油做了几千年,但是1975年以前没有任何的标志,这是一个现实。鸡精也是近几年发展的调味料关注,在中国发展比较快,消费者接受的也比较快,但是也需要引导和规范。大家为什么用调味品,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有好的味道。所以,调味品主要是向三个方面延伸,一个是引发我们的厨房革命,就是过去的传统的产品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厨房大行其道。北京可能是男同志做饭,消费者知道。第二就是我们的餐饮业,中国的烹饪协会,原来也是我们商会的系统,烹饪是每年四千亿到五千亿,太太乐是四百亿,占到十分之一,消费者每天吃十块钱,调味品有一块钱,这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第三个就是以前是厨房调味品,现在一些工业里采用,这样使调味品更新换代。比如说水解植物蛋白,现在也有水解动物蛋白,还有一些好的产品经过水解、经过调味,这些新的技术发展,促进了我们行业的发展。同时,调味品产品的开发、升级换代也加快,成为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可以说,这一点是无疑的。但是,在这个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作用。技术进步以后,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给不法之徒造成了可乘之机,或者给伪劣产品造成了一些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国外,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发达国家,消费市场比较成熟,酱油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比如说日本的酱油,市场的消费者认知的程度不一样,生产的厂家的程度不一样,我们在大发展时期,产品上升比较快,在这情况下,肯定免不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但是鸡精是新型的调味品,从国际发展的趋势,包括日本,因为西餐离我们远一点,但是中餐,亚洲一些国家,近几年我们的传统的调味品,就是酱油等等,单一产品的销量在逐步的下降,这也是现实,包括味精。而符合风味的消费品上升的比较快,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要求,所以,生产厂家就得适应消费者和市场的这种需求开发新的产品。所以,我认为鸡精就是所谓符合调味料的一种,而且是属于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实现大的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比如说现在很多的调味料,酱油或者食醋发展的步伐很快,但是像火锅调料、涮羊肉调料等等,有很多的传统的产品,包括广东的鸡汁等等,在字典上都查不到这样的产品,但是作为特色的食品,在餐饮业和厨房大行其道,消费者喜欢,这是我们研究食品,为什么调味品有一个单独的分支,就是说他对食品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是调味,在这个基础上鸡精是发展比较快,生产量比较大的产品。
所以,会上我主要讲三点情况:第一点,目前对鸡精产品,包括媒体和消费者有一些误解或者不清楚的一些概念,我做一下说明;第二,我讲一下目前我们即将出台的鸡精的行业标准,当然,鸡精的食用问题边疆秘书长会讲,具体的问题,我们太太乐的孙总监也会讲;第三有几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首先是概念要清楚。鸡精是什么样的产品,首先鸡精是复合调味料是以鸡肉、鸡蛋、鸡骨头等原料经过熬制以后等等复合制作的新的调味料,每个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控制的原料不同,特别是后期的调味、配置,可能有你保密的地方,所以,每个产品有它的特点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后形成的几经调味品,但是主要的特点,就是各种原料组合以后,产生了鲜味、香味的作用。口感很好,既有鸡肉的鲜味,又有味精的鲜味,用于增味增鲜,或者调汤等等,就是这样的一种产品。
第二,有的报纸上,前一段登了“鸡精无鸡”的问题,这个说法我认为不是完全的准确的,而且我在此也要求我们的媒体和消费者不要把“鸡精无鸡”炒这个问题,只能说我们目前的鸡精消费问题,个别的厂家鸡精里面没有添加鸡肉或者鸡蛋,当然他们用一部分鸡肉香精来代替,我也说明,用鸡肉香精添加到鸡精也是允许的,好的鸡肉香精并不比鸡肉脯便宜。所以,“鸡精无鸡”只是一些个别的不合格的厂家里面的低档产品,现在还不能说不合格产品。在没有国家行业标准质量出来之前,只要卫生条件和卫生标准等等符合标准,吃了对人体无害是允许销售的,也允许它叫鸡精,前提是鸡精是复合调味料,不能认为鸡精是鸡肉产品,这样违背了鸡精调料的原意。如果鸡精和鸡肉一样,那就不需要开发鸡精,我们吃鸡肉好了。我们喝鸡汤好了,这样的产品原来就有过。为什么叫鸡精,是适应消费者需要,开发的调味品,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调味,而不是营养。我在调味品行业或者消费者宣传,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调味品不是作为营养品来对待的,如果满足营养和其他的需求,靠吃调味品是不行的。最近大家知道,我们在搞“铁强化”酱油上市了,中国有30—40%的妇女、儿童缺铁,造成缺铁性贫血,但是不能通过吃铁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搞了在酱油里面加ed纳铁,不能过量,为什么选择酱油,因为每天都在吃调味品,但是吃的很少,不可能啤酒加铁就吃进去,会过量,所以,我们“鸡精无鸡”只是对个别的厂子这样,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是查处和规范。
第三,鸡精调味品的功能主要是调味,广泛用于家庭厨房,饭店烹饪业和食品加工业中。如果我们研发出其他的复合新的调味料,现在鸡精出现了。鸡精的发展历史是20年,84年到94年是鸡精的发展期,开始的时候发展比较困难,到2000年,这几年是一个发展,97年以后是比较快,这几年是成长期,现在基本是步入成熟期,是这样的产品。我们在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刚才我前面讲的和现在吻合,一定要把它定位在调味料,可能有一些假冒的产品,如果光加鸡肉香精,但是有一条,你的鸡肉鸡精是不好吃的,口感不行,所以,大家对标准有一个期望,是不是标准完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标准,所有的标准,包括所有的食品标准都不能完全解决假冒伪劣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产品的口味的问题。理化指标,只是在科学检验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特别是调味品,最大的功能是调味,有没有回头客,可能一些指标是合格的,但是如果不加鸡肉粉,可能口感出不来,所以,我买第一次,第二次肯定不会买。
第四,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就是发展期、成长期,还有一个就是认为鸡精的名称不应该叫鸡精,最主要反对的就是搞味精的人,不能叫鸡精。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鸡精就是好的东西,实际上中国讲一个古话“少而精”,精有少的意思。做调味的时候,肯定不会喧宾夺主,用的量很少,所以,我们认为在鸡精标准讨论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问题,最后鸡精定的标准是叫“鸡精调味料”,而“鸡精”是约定俗称的名称,是消费者认可,生产厂家也这样认可,所以,就叫鸡精。有的专家说不应该叫鸡精,那样就说明好,有的说应该叫鸡精调味料,我觉得这样会给一些厂家造假的机会。叫鸡精,我们好定标准,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鸡精从我们协会行业的角度来讲,不要对鸡精不能承受自重,一会儿说鸡精歪曲了,应该是货真价实,鸡肉占多少成份,实际上鸡精里面加鸡肉多了,味就出不来了。好的鸡精是在于味精、鸡肉粉和添加剂的在一起的混合的感觉。比如说太太乐的鸡精有一个特点,就是鲜味比较突出,所以,既可以炒菜也可以调汤,豪吉也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关于我们现在的鸡精的行业标准。鸡精的行业标准。首先,给大家报告一个消息,是中国调味品协会提出由原来的国家的经贸委立项,现在国家经贸委撤销,标准目前归商务部和发改委这两家在共同的研究,就是目前我们得
|